搜索热词: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资讯 > 乡镇工作

    棠树乡:“小机制”激活乡村治理“新路径”

    发布日期:2025-04-18 10:35信息来源:舒城县棠树乡 浏览量:我要纠错 【字体:  

    “绿遍山野白满川,乡村四月闲人少”。近年来,安徽省舒城县棠树乡坚持党建引领,以群众需求为导向,通过积分制激励、和美乡村建设、就业服务优化等举措,探索出一条“群众参与、多元共治、民生为本”的善治新路径。为进一步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不断提升文明实践为乡村群众服务的能力,一幅全力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小积分”释放基层治理“大能量”

    院舍绿树环绕、邻里相处和谐、志愿服务有声有色……走进舒城县棠树乡八里村,哪户做了什么好事,得了多少积分,成为当下左邻右舍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

    “我的积分比你少,这次只兑换了一盒牙膏,回去之后我要参加更多志愿活动,多挣些积分换奖品。”“这个积分好啊,打扫卫生还能用来换东西,以后我要多参与这样的活动。”村民们正在高兴地讨论着“积分制”的兑换奖励。今年以来,舒城县棠树乡通过村民“积分制”管理,有效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进一步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

    “村里为每户村民‘开户’一本‘道德银行积分存折’,村民可以通过参与乡村建设、社会治安、公益美德积极参与乡村治理等形式换取积分,让群众身边的美德‘活’起来。逐条细化量化为‘积分卡’,根据群众的积分额度,公平公正地对每户家庭进行加分,激发了村民积极主动参与乡村治理的热情,唤醒了老百姓的主人翁意识,鼓励带动更多村民参与,走出了一条以‘无事’找书记党建引领乡村有效治理的新路子。”八里村党支部书记张广平讲道。

    为了激发村民勤劳致富、崇德向善的内生动力,大力推动“道德银行”高质高效运转。充分发挥“无事”找书记的党建引领作用,引导和组织群众积极参与文化文艺服务、文明乡镇创建志愿服务、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棠树乡通过对村民的“美德”进行打分,以“实”字推进“积分制”落地见效。如今的棠树乡,村民从“一旁看”转向“一起干”,从“要我干”变成“我要干”。

    据了解,棠树乡的“道德银行”积分制自投入运行以来,时间虽短,但效果明显,截至目前,全乡已吸引4000多户居民开户,累计积分17万多积分,实现全乡积分兑换平台全覆盖。

    “小岗位”托起乡村就业“大民生”

    走进舒城县棠树乡烽西村委会的办事大厅,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写的无事找书记服务零距离的显目字样,该村利用“书记热线”、书记在线小程序等方式反映问题、发布需求、咨询问题、寻求帮助,逐渐成为烽西村村民的一种习惯。

    “今年多亏村里帮忙,不然我又得出门打工了,离家又远还照顾不了家里人。”烽西村村民胡中亚说道,“我本来家境就不好,没什么收入来源,抱着试试的心态拨打了书记热线,能不能在家附近找一份适合我的工作,没想到村里这么快就通知我去附近的厂里上班。”

    “我村通过书记热线、书记在线小程序,在接到群众来电来信后的第一时间,便进行答复,耐心解决群众诉求,用心解决群众‘烦心事’,让群众‘无事’又安心。”烽西村党支部书记汪大中说道,“同时,我们还通过走访企业、小微商户,全面收集岗位需求,采集工人员信息,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运用微信小程序及平台渠道向群众介绍岗位相关信息,动员和帮助有劳动能力而不愿就业或就业无门的群众,确保他们能够找到适合自身岗位的工作信息,不错失找工作的机会。”

    棠树乡始终坚持以党组织领导、群众主动参与、社会高度自治的方式,充分发挥‘无事’找书记的党建引领作用,真正把群众的小事办实、急事办好、难事办妥,持续优化‘家门口’就业服务工作,继续为群众提供多样化的就业选择和职业发展机会,切实为灵活就业群体高质量就业牵线搭桥,让群众真正实现在‘家门口’就业。

    截至目前,棠树乡通过“无事”找书记平台共帮助40人实现稳定就业。围绕产业发展和岗位需求,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各类帮助,真正实现书记无事,努力让每位群众都生活得有滋有味。

    “小村庄”激发群众自治“大变样”

    走进舒城县棠树乡西塘村王庄中心村,平坦洁净的村道蜿蜒其间,两旁错落分布着质朴而整洁的农家庭院,一个个绿意盎然的蔬菜园子“点缀”在农家小院四周,既保障了日常生活所需,又增添了生活环境的美感。

    “以前,村里环境不好,基础设施也落后。这几年,村干部带领大伙儿经过村居环境治理改造和建设,街也美了,道也通了,如今整个村庄都焕然一新,我们村民的幸福感更足了。”西塘村王庄中心村民组长孙良权说起村里的变化感慨道。

    “这里每当夜色降临,什么都看不清,出门也不方便。现在,看到村庄环境变得这么美,我也想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为我们村庄安装几盏路灯。”西塘村村民周家升讲道。

    “我在了解到乡里要给村庄安装路灯后,母亲自己捐出200元,自己也愿意再出300元,这是提升我们村容村貌的好时机。”西塘村村民李士红讲道。

    据了解,周家升户自筹5000元,通过示范带头,引导全民众筹,充分激发群众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建成后将大大提升村庄亮度,也铺就了群众的安全路。

    近年来,西塘村在推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文明建设等重点工作上取得显著成效。“我村充分利用“无事”找书记平台,积极引导群众自愿,广泛参与,通过村民自筹,群众集资相结合的方式,让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西塘村党支部书记郭建云说道。

    从积分制激发自治热情,到就业服务托起民生保障,再到和美乡村绘就幸福底色,棠树乡“无事”找书记模式彰显了基层治理的智慧与温度。下一步,该乡将通过一系列整治措施的实施,让村庄环境焕然一新的同时,继续引导群众参与村庄建设,充分发挥村民主体作用,让群众真正成为乡村建设的参与者、建设者和受益者。(王韬)

    标签:
    关联信息
    移动门户
    微信
    微博
    OA办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