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为什么会奔月?月饼是怎么来的?”近日,在汤池镇举办的“我们的节日・中秋暨月饼里的科学—小小糕点师探索之旅”科普讲堂上,一连串有趣的问题让现场小朋友们的好奇心被彻底点燃。此次活动由汤池镇科协与文化传承志愿服务队联合主办,以中秋为契机,将传统文化故事与科学知识相融合,还邀请家长共同参与亲子月饼制作,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感受节日氛围,解锁“月饼里的学问”。
活动伊始,文化传承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用生动的插图和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小朋友们讲述了“嫦娥奔月”等经典中秋神话传说。志愿者没有停留在故事本身,而是巧妙地通过猜灯谜等活动融入知识点,搭配着色彩鲜艳的插画,让孩子们在听得入迷的同时,也对“中秋”这一传统节日的由来和传统文化有了更清晰的认知,现场不时响起“原来是这样”的惊叹声。
随后,活动进入最受期待的“小小糕点师”实践环节。汤池镇科协提前准备了南瓜泥、紫薯泥、糯米粉等新鲜食材,还邀请了专业糕点师傅现场指导。“先把蒸好的南瓜泥和糯米粉按1:1的比例混合,揉成不粘手的面团才最合适哦!”师傅一边演示,一边向小朋友们讲解食材配比的小技巧,“南瓜和紫薯富含膳食纤维,用它们做月饼皮,不仅健康,还能让月饼呈现出漂亮的自然色彩。”
在家长的陪同下,小朋友们跃跃欲试地开始制作:有的小心翼翼地把面团揉成圆球,有的认真地用模具给月饼压上花纹,还有的创意十足地在月饼上刻上自己的名字。过程中,难免出现“面团粘手”“花纹不清晰”的小状况,但家长和志愿者耐心引导,孩子们互相分享小技巧,现场充满了欢声笑语。当一个个造型可爱、色彩诱人的南瓜紫薯月饼完成时,小朋友们举着自己的作品,脸上满是成就感,纷纷表示“要把月饼带回家,和爷爷奶奶一起分享”。
通过此次活动,汤池镇科协与文化传承志愿服务队通过这种“科普+文化+实践”的形式,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中秋文化内涵,感受科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同时增进亲子感情。未来,两队还将继续围绕传统节日、科普知识等主题,开展更多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活动,为孩子们的成长搭建更多学习与实践的平台,让传统文化与科学精神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