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播一粒籽,夏收万斤油。眼下,秋收的战鼓还未停歇,秋种的号角已经吹响,走进棠树乡刘院村,一幅热火朝天的劳作画卷映入眼帘。拖拉机在田间来回穿梭,伴随着阵阵轰鸣,原本板结的土地被迅速翻耕、耙平,疏松均匀的苗床逐渐成形。村民们分工明确,有条不紊地进行掏厢、播种等操作。
在棠树乡刘院村的20亩油菜育苗示范基地,村民们分工明确,忙着撒播油菜籽。正在地里忙碌的孙畈村民组村民付先安笑着说:“现在村里组织育苗,每天干活都有收入,明年收成了还能分红,地里‘长’出了双份收益!”
“前段时间雨水比较多,很适合播撒油菜种子,前几天我们播撒的油菜种子已经发芽,预计10月中下旬就可以起苗移栽。”刘院村党支部书记吴维燕说。
“撒播油菜种,地块一定要平坦、疏松,播撒时手里抓的种子要抖动着撒开,使之均匀分布,不会出现重籽。”在不远处的地里,棠树乡农业服务中心张德清一边操作,一边向村民讲解油菜育苗的要领。
油菜要获得高产,首先必须培育好壮苗。在抓好开阔平坦地区“油菜直播”的同时,棠树乡正在紧锣密鼓开展集中育苗工作。同时,积极主导多个油菜品种,涵盖了早熟、抗寒抗冻、高产等不同特性的优质品种,切实保障了农户的种植收益,为该乡油菜产业发展提质增效。
棠树乡的油菜育苗工作已全面铺开。据了解,今年棠树乡约育有400亩的油菜秧苗,计划移栽4000亩左右。
“稻+油”和全程机械化示范推广种植模式,是棠树乡推广粮油轮作一大亮点。在这种模式下,机械化作业模式不仅大幅降低了村民的体力投入,更让耕地效率提升了2倍以上。以往需要多人耗时一整天完成的耕地任务,如今一台机械半天就能轻松搞定。
“各村集中组织油菜育苗,乡里组织农技干部深入一线,指导农户及时、科学选种育苗。提高育苗移栽的油菜的抗灾害性能力,特别是抗灾害性天气有非常好的优势,同时主要缓解在地作物与油菜茬口矛盾,提高油菜的产量和效益。“张德清主任讲道。
新风拂过,希望满野。棠树乡育苗工作正以标准化、现代化和新技术推广为依托稳步向前迈进。“下一步,我乡紧紧围绕粮油生产目标任务,大力推行“一地多收”的轮作模式,全力做好油菜育苗工作,集成推广油菜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推进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助力农业生产节本增效。在确保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稳定的基础上,真正实现土地增效、农民增收。”棠树乡副乡长朱德胜讲道。(王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