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城县人社局就业促进行动工作总结

发表时间:2023-01-05 10:04 来源:舒城县人社局 点击数:我要纠错
保护视力色:
字体:[    ]

近年来,舒城县积极克服新冠疫情不利影响,围绕稳就业、保就业的工作主线,扎实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吸引和鼓励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创业,不断提升就业质量,优化就业创业环境,全县就业创业态势保持稳定,2019年被省政府表彰为“落实鼓励和支持就业创业政策措施工作力度大,促进各类群体就业创业完成较好的县(市、区)”。现将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舒城县总人口99.64万人,现有劳动力资源总量54.02万人,其中:在家务农14.32万人,就近就地就业6.1万人,常年市外务工达26万人。截至目前,全县现有返乡入乡创业人员3.2万余人,创办各类实体2.1万多家,带动就业6.4万余人,创办重点企业、规模企业310家。

2022年,全县就业资金共筹集2490万元(中央补助2067万元,地方配套423万元),1-10月就业资金支出率90.44%。全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8500人,完成率160.4%,失业人员新增就业1318人,完完成率299.5%,再就业率91%;就业困难人员新增就业681人,完成率262%,再就业率99%。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积极搭建平台,全力优化就业服务。一是搭建就近就地就业平台。扎实推进“三公里”就业圈建设和充分就业社区建设,推动重点群体和就业困难人员就近就地就业,全县共17个社区(城区社区16个,杭埠工业集中区社区1个)目前已有9个社区打造“三公里”就业圈,已服务辖区内经营实体1491个,发布辖区内岗位数848个,开展对接活动46次,对接辖区内求职者1779人次。二是搭建求职用工平台。依托“鸿雁回归”就业创业平台,建立县人力资源信息库,入驻单位14176家,共采集劳动力资源61.49万人,发布网络招聘职位2489个,有效提升就业创业的便利度,帮助引导各类人群回乡就业创业。依托六安公共招聘网,强化信息搜集和发布工作,常态化举办2+N招聘会、“春风行动”系列活动及2022年“百日千万网络招聘专项行动”网络招聘会,促进返乡农民工、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贫困劳动者等重点群体就业,推进求职用工精准对接。今年以来,已开展线上线下招聘活动212场次,服务企业3628家次,达成意向5632人次。三是搭建企业帮招平台。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原则,确保帮招工作成效最大化。及时成立帮招专项工作组,对县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杭埠园区的胜利精密、刚毅钰立、英力电子、精卓光显、绿沃新能源等31家重点企业需求进行全面摸排,与各乡镇做好送聘人员的组织对接工作,累计为全县31家重点企业输送员工2775人;积极成立人力资源协会,引导号召社会力量协助重点企业招工,先后为重点企业招收员工近1200名,有效缓解企业生产的压力,得到企业一致好评。确保帮招工作成效最大化。

(二)坚持稳岗拓岗,持续兜牢民生底线。聚力稳岗拓岗促就业,兑现落实各类政策性奖补、贯彻实施“53353”计划(即青年见习岗5万、短期见习岗3万、机关事业单位招录3万、公益性岗位5万、临时性专岗3万),精准打好援企稳岗、重点群体就业“组合拳”。一是稳岗促留工。对符合条件的县内就业的外地员工,按照每人每天200元(7天1400元)给予补贴,2022年春节期间,累计为53家企业计897人发放春节期间外地员工留舒补贴63.42万元,有效促进企业稳岗留工、复工复产。及时出台《舒城县缓解重点工业企业用工问题的实施意见》,针对县内年度纳税额达到1000万元及以上的用工困难重点工业企业,按流程共拨付企业招聘补贴121.84万元,有效缓解了企业用工压力。积极贯彻落实《关于落实援企稳岗有关政策的通知》文件要求,提高返还比例(中小微企业返还90%,大型企业返还50%),扩大受益主体,对符合条件的用人单位实现应返尽返、应补尽补、免申即享。今年以来,共发放补贴714.17万元,惠及企业1159家、职工25019人,有力帮助困难企业减负降本。二是拓岗促就业。开发公益性岗位及临时性专项岗位。按照“社会政策要托底”的基本要求,坚持合理开发公益性岗位、保障就业困难人员为重点的原则,充分发挥公益性岗位就业托底作用,帮扶社区困难群体实现稳定就业。2022年,全县开发公益性岗位350个,完成任务数的112%,目前在岗200人;开发临时性专项岗位岗位360个,目前在岗349人。募集青年就业见习岗位。为支持高校毕业生多渠道就业,2022年新认定就业见习基地55家,募集青年就业见习岗位983个;开发短期见习岗位(安排未就业毕业生开展3-6个月就业见习)380个,有效缓解高校毕业生和失业青年就业难题。组织开展事业单位公开招聘。2022年招聘448名,其中教育220名,卫生119名,其他事业单位109人,另政策性招募有三支一扶20名,特岗30名,助力高校毕业生稳定就业。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全县各部门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安置上岗脱贫户8447人,先后认定就业帮扶车间49家,带动脱贫户就业411人,有效促进脱贫人口稳定就业。

(三)强化技能培训,积极推进高质量就业。今年以来,县人社局聚焦企业职工、就业重点人群、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等群体,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不断提升劳动者技能以实现高质量就业。一是创新培训方式。因地制宜创新开展“民生大蓬车”送技下乡活动,构建培训就业一体化服务体系。即围绕群众诉求,结合季节特点和乡村实际,开展“春风”“夏凉”“秋爽”“暖冬”四大行动,列出送政策、送技能、送温暖等服务清单,方便农村学员,激发了参训热情。在此基础上,引导职业培训学校采取培训加就业一体化发展模式,将培训合格且有就业意愿的学员及时派送上户,实现就业。今年以来,通过培训就业一体化形式外派上户的月嫂等家政人员累计达6200人次,依据技能水平的高低和服务期限的长短在4500元至15000元不等。二是扩大培训覆盖率。企业新录用人员岗前技能培训2217人,完成年目标任务的123%;新徽菜.名徽厨、放心家政、暖民心行动培训完成2065人,其他类技能培训完成329人,在培训712人;全年脱贫人口技能培训完成1138(其中与宣州区就业结队帮扶开展培训62人),完成率142.3%。通过培训的农村留守脱贫困劳动者掌握一到两项现代养殖、种植技能,参训后学员技能和收入水平均有所增长,真正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带动一片”的效果。

(四)坚持多维发力,助推创业提质增效。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源,舒城县人社局坚持以创业带动就业,扎实贯彻落实创业相关政策。一是深入开展创业培训,提高创业成功率。建立覆盖城乡的创业培训体系,2022年以来,县人社部门共计组织举办创业培训班6期,培训人员180人。通过创业培训师针对不同层次人员开展创业知识培训,帮助他们制定创业计划书,了解创业政策,免费为农民工提供创业帮助和指导,着力提高创业者的创业能力,实现了培训促创业,创业带就业的良性互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二是加大创业担保贷款力度,夯实创业资金保障。重点扶持乡村振兴先行示范区内乡村特色产业及各类中小微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及个体工商户;积极关注退伍军人、高校毕业生、脱贫户、残疾人和返乡农民工等创业人群,针对各类符合贷款条件的群体提供就业创业贷款服务。2022年为443户创业者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9225万元,完成1.2亿元目标任务的160.3%。三是选树创业典型,营造浓厚创业氛围。近几年,我县先后推荐申报多名创业成功的人员参加六安市“创业之星”评选,并于2021年成功举办了首届"赢在江淮”创业大赛,通过对一系列典型人物和创业事迹的选树,有效宣传我县就业创业政策和环境,提高在外创业人员返乡创业积极性。

三、存在困难和问题

一是就业资金支付存在缺口。近年来,上级下拨就业资金不断下调,加上疫情期间阶段性补贴项目和资金数量增加,导致就业资金出现缺口,直接影响就业创业补贴政策的落实。

二是就业服务有待提升。灵活就业人员和新业态就业劳动者日益增多,就业管理服务相对滞后于现实发展需求。

三是信息化建设有待完善。面向企业和个人就业创业补贴事项受理审核,各部门之间数据不能及时共享,给审核业务带来不便和风险。另外,各业务信息系统之间存在基层数据反复录入的情况,给各级业务人员增加了不必要的负担。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突出重点帮扶。继续推进“53353”拓岗计划和“三公里”就业圈建设,形式多样开展线上线下招聘活动,助力“双招双引”,加大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就业困难群体帮扶力度,助力稳定就业。

二是加强用工保障。进一步完善“鸿雁回归”就业创业平台建设,加快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培育,规范人力资源服务市场秩序,营造良好的人力资源市场发展环境,优化重点企业对接帮扶和常态化用工保障。进一步探索校地企合作模式,做好“招才引智”,推动学校创新要素和人才资源向舒城产业、企业流动集聚,更好满足企业发展和人才就业的需求。

三是提升培训质量。因地制宜,围绕推进 “一村一品”建设 ,坚持以集中培训、送训下乡、流动培训、现场指导培训为主,以远程网上培训、电视广播培训为辅的方式,重点开展开展家政服务、育婴师、农村电商等实用技能培训,培养龙头职业培训机构,促进农民工多渠道转移就业和农民增收,通过就业一体化服务破除就业结构性矛盾,从而实现高质量就业。

四是优化创业环境。按照“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原则,健全“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的多层级、多类型、多主体创业孵化链条,强化平台场地、创业导师、资金、政策等集成服务功能,鼓励科研人员、支持高校毕业生、扶持返乡人员等各类劳动者创业,给创业人员在办证、就学、住房、土地、税收等方面提供便利,及时兑现各项补助政策,创优创业软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