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交易中心:以五措之力 破招标投标领域突出问题整治难题
为进一步解决招标投标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改进作风,优化营商环境,舒城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积极行动、主动作为,扎实开展招标投标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五措并举助力招标投标领域风清气正。
建立联席制度,加强部门协作。为加强对招标人、投标人、评标评审专家、代理机构等主体的监管,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与县纪委监委、县公安局以及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建立相互协作、密切配合、规范有序、高效联动的联动协作机制,重点对规避招标、虚假招标、围标串标、转包、违法分包、出借挂靠资质等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协作联动,依法打击扰乱招标投标秩序的突出问题,深入推进扫黑除恶,规范问题线索移送、调查处理和反馈工作程序。截至目前,提交联席会议研判线索共34起。
规范文件编制,破除交易壁垒。一是建立招标文件示范文本固化制度,从源头控制,以满足招标项目的具体特点和需要为限,杜绝设置与项目规模、技术标准不匹配的业绩、奖项等评审内容。结合建设市场招投标情况,分析利弊,2024年动态调整我县12套招投标文件示范文本共计8次。二是建立重大项目招标文件会商制度。在招标文件发布前,组织招标人、招标代理机构和监管部门进行三方会商,对招标文件合法合规性进行把关。三是配合市公管局对每周发布的招标文件进行检查,对反馈的问题或提示要求招标人及时整改。
聚焦综合治理,净化市场环境。2024年以来,对8家投标人给予不良行为扣分通报处理,对5位评标专家给予不良行为扣分通报。给予21家代理公司考评扣分并进行网上通报、给予1家代理公司及其经办人限制进场代理服务;开展标后履约检查项目数17个,处理不诚信履约行为13个,罚没款2.2万元。
实施清单比对,严把源头管控。县发改、住建、公管等部门,建立“三清单”共享核查比对机制,实现审批、监管、服务数据共享共用,提升数据价值,严查规避招标、应招未招、应进未进、先建后招等违法违规情形。2024年以来,共比对项目600个。
强化执法监督,持续精准打击。依托六安市串通投标预警分析系统,建立线索移送机制。2021年以来,县公管部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9起,罚款1066175.18元,移送公安部门线索20条。其中,2024年以来,县公管部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2起,罚款177444.19元,移送公安部门线索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