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救助帮了我们大忙,大大减轻了家庭负担,要不然我家的生活真不敢想象!”近日,河棚镇王先生说。他家经济本来就不宽裕,家属2年前因主动脉夹层瘤在省级医院治疗,花费大,家庭陷入困顿,县医保局及时将这一信息向有关部门推送,通过村、镇审核,民政部门给他家办理了低保。今年1月份,他家属因高烧和咳嗽到县人民医院就诊,后又转到省医院治疗。经诊断,她患脓毒血症,生命危在旦夕,后又被转至上海救治,前后住院30多天,花费10多万元。经过基本医保、大病保险报销后,还剩4万多元得自行负担,这让他们一家人忧心忡忡。但在出院结算时,王先生却意外获悉,由于他家纳入了最低生活保障,医疗救助给予3.4万元救助金,这着实给了他家不小惊喜。
今年以来,我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解决困难群体就医负担作为改善保障民生的重要任务,努力织好“医疗救助网”,兜牢兜实民生保障底线。
一是织好“参保资助网”,兜牢“应保尽保”底。紧盯全县特困人员、低保对象、返贫致贫人口等特殊群体,靶向发力,做到“应保尽保”。2024年医疗救助对特困人员给予380元的全额资助,对低保对象给予342元的定额资助,对返贫致贫人口给予304元的定额资助,对监测人口给予190元的定额资助。全年共计给予4.8万困难人群资助1664.9万元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保。
二是织好“待遇保障网”,兜住“应享尽享”底。困难群众依法参加基本医保,实现及时参保、应保尽保,享受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一站式结算”。2023年,城乡居民医保结算96.9万人次,统筹基金支出6.64亿元;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待遇保障6.95万人次,大病保险支付1.14亿元;城乡医疗救助结算20.6万人次,救助8958.32万元,有效避免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的发生。
三是织好“经办服务网”,兜出“满满幸福”感。以构建医保经办服务体系为核心,舒城县在乡(镇)便民服务中心设立医保服务站22个,在村(社区)为民服务中心设立医保服务点394个,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县、乡(镇)、村(社区)三级医保经办服务格局。细化医疗救助服务事项清单和经办管理服务规程,依托全国统一的医疗保障信息平台,推进医疗救助业务“一站式”服务、“一窗口”办理、“一单制”结算。针对经基本医保、大病保险等支付后,自付合规医疗费用在2万元以上的重特大疾病困难患者,通过身份认定后享受医疗救助待遇。2023年全县因病致贫重病患者通过依申请医疗救助1093人,拨付救助金861.86万元,有效兜住高额医疗费用困难家庭防返贫底。(朱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