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如梭,不知不觉又一年过去,在这一年中,工作室全体成员以课程改革为方向,以培植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为目标,通过推广经验、公开教学、组织研讨、现场指导、公开课讲评、观摩考察等形式,努力提高骨干教师培养对象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教学研究素质,积极发挥示范、引领、辐射作用。一年来,工作室全体成员勤奋学习,刻苦钻研锐意进取,圆满完成了各项预定工作任务,个人专业成长迈出坚实步伐。现将工作室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同课互动展才情,专题讲座指方向
一年来,工作室积极组织参与市、县、校际的教研培训活动,做到以课为媒,加强研究,促进交流,提升水平。每次展开研讨,从备课的教师集体探讨开始,经过教学后的现场执教者说课、工作室成员评课、课后集体反思、执教者教后反思,将研究贯穿始终,在研究中促进教学能力的提高。这些富有实效的学习和研讨活动转变了参训教师的教学观念,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拓宽了教师的专业视野。
二、专业阅读提素养,拓展视野厚积淀
阅读是教师成长最好的助推器。阅读不仅能增见识长学问,转观念拓思路,还能改变思维习惯,促进个人成长。一年来,工作室能坚持专业阅读与拓展阅读相结合,专业阅读以提升专业素养,拓展阅读以拓宽视野,宽厚积淀。倡导个人阅读与团队共读相结合。个人阅读重在独立思考,团队交流重在分享集智。许多老师养成了自主、自发、自觉阅读的习惯。同时,工作室从当前小学语文研究的最新动态中,精心挑选体现最新研究成果的专业理论书籍,及时向成员进行推荐。本年度工作室推荐的管健刚老师的《我的作文训练系统》等书籍深受老师欢迎。一年来,工作室成员通过个人阅读、共读活动,拓宽了教育视野,提升了专业素养。今后,工作室将进一步增加图书量,定期召开读书交流会。让老师们一个个带着自己思考去读书,交流读书心得,带来智慧的分享和思维的碰撞。
三、专业表达提能力,砥砺思想促提升
在阅读中思考、在实践中思考,在写作中表达阅读、实践、思考的成果,不断提升自身的思考力和实践力。这是教师必走的专业发展之路。因而读书笔记、课例分析、教学随笔、课题案例成了全体教师每次活动必做的功课。一年来,大家读书、思考、实践,能带着问题走向课堂,在课堂中实践自己的思考,并将思考与实践的成果用文字记录下来。促进大家养成了专业思考,专业阅读,专业表达的习惯。本年度工作室领衔人潘桂生,成员程大存、张春苗等老师发表论文多篇。
四、交流辐射显情怀,关注乡村传爱心
工作室成员一方面在导师的引领下,实现各方面的自我成长,另一方面,工作室成员还要成为学科教学的示范者和青年教师成长的帮扶者。一年来,工作室成员不断深入课堂,通过听课、评课等途径,为教育教学研究取得第一手资料。通过成员自身开课、到兄弟学校借班上课等形式和活动,相互学习,提高教学水平。帮助工作室成员在教学风格和特色上下功夫,能灵活地、技巧地驾驭课堂教学,进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思想。根据上级指定参加送教、支教活动,积极参与“教育质量共同体”城乡教学研讨活动。工作室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进一步加大对其他兄弟学校及周边地区的辐射功能,进一步体现出名教师工作室在教育教学、教学研究方面的指导价值。
一年来,工作室按照学期初制定的活动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系列研讨活动,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工作室全体老师向着“谋求专业高位发展,享受教育幸福人生”的美好愿景一路同行。我们坚信,有教育局领导的亲切关怀,有工作室成员的共同努力,今后工作室活动会更充实,工作室成员专业成长的步伐会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