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7月14日一天的新教材培训学习,让我对小学音乐教学有了更清晰的认知和思考。
上午的培训从王勇院长的开班动员讲话开始,传递出对音乐教育的重视与期许,为培训定下积极的基调。接着人音教材总编辑李向颖老师关于教材文本解读的内容,把“深度学习”这个词落到了实处。也改变了我对教材的看法,理解了音乐教材的重要性。从知识技能的阶梯式设计,到人文思想在曲目里的自然渗透,再到教参、教学设计、同步练习等配套资源的系统支撑,每一处细节都藏着“怎么教”的答案,体现了新教材的编写思路。新教材课件功能强不仅,大尤其实用,由人音教材编辑部的老师们整理,搭配课件使用的音频、视频资源,能帮我把抽象的乐理知识变得形象起来,学生对音乐的欣赏与感受也更加便捷,大大提高了备课与上课效率。
下午高燕真老师带来“融美润乐,以艺育人”的主题培训,围绕新课标、新教材、新方法展开。回顾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几年,从2022年新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出台,到2024年全面使用新教材,能感受到教育改革的推进力。对比新旧教材的曲目选择,高老师强调“守正创新” 。也就是保留经典又注入新内容新方法。比如在课例分享《拍皮球》中:学习节奏型|x x|xx x|,当学生能够拍打“恒拍”后,采用“围坐传沙包”的方式感受节奏变化。在游戏中学会不同的节奏型,能够记住并迁移到别的歌曲学习中。在《拍皮球》歌曲学习结束后,设置悬念“皮球去哪儿了?”引入下一课《打花巴掌》的学习。后续《口哨与小狗》模仿小狗、做律动、《大雨小雨》用纸杯模仿雨声的设计、《糖果仙子舞曲》...等优秀课例的学习,同样让我受益匪浅。接着还有方言歌曲教学课例,了解民族文化多样性;以及图形谱的使用让学生更形象的理解歌曲结构。通过简单的教学设计,让孩子感受节奏、体验音乐与生活的联系,注重音乐素质的培养。
此次培训干货满满,让我收获颇多。音乐课堂是美育的主要阵地之一,要把艺术之美融入教学点滴。不仅要借助教材中的歌曲、乐曲传递温度与文化厚度;科学的使用教学资源和教学工具,也能让课堂更生动、更具吸引力,让学生在旋律中感受美好,在艺术中滋养成长,将艺术课程标准落到实处。(周公渡中学 孙瑛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