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教关〔2025〕1号
各完职中、中心校,初级中学,县直学校,民办学校:
为建立健全关心下一代工作长效机制,努力推动新时代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事业高质量发展,根据《六安市教体局关工委关于印发<六安市教育系统基层“五好”关工委建设行动方案>及 2025-2026 年实施方案的通知》(六教关〔2025〕1 号)及县关工委有关文件通知,现将《舒城县教育系统基层“五好”关工委建设行动方案》及2025—2026年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舒城县教育局
2025年3月7日
舒城县教育系统基层“五好”关工委建设
行动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加强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的意见》,切实加强全县教育系统基层关工委建设,根据《六安市教体局关工委关于印发<六安市教育系统基层“五好”关工委建设行动方案>及 2025-2026 年实施方案的通知》(六教关〔2025〕1 号)和县关工委《关于印发<关于推进“五好”关工委建设的实施意见>的通知》(舒关工委〔2024〕12号)精神的要求,结合我县教育系统工作实际,决定从2025年开始,开展全县教育系统基层“五好”关工委建设行动(以下简称建设行动)。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紧紧围绕新时代关工委的工作定位、工作方针和主要任务,坚持基层导向和问题导向,确立“领导班子建设好、‘五老’作用发挥好、制度建设执行好、积极探索创新好、活动经常效果好”的建设目标,坚持务实创新,强化示范引领,全面提升基层关工委凝聚力、组织力、创新力,建立健全关心下一代工作长效机制,努力推动新时代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事业高质量发展。
二、建设主体
普通高中(含十二年一贯制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初中学校(含九年一贯制学校)、小学幼儿园关工委(以下简称完职中和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关工委)。
三、目标任务及建设标准
基层“五好”关工委建设工作从2025年开始,每两年为一个周期。原则上经过三个周期的建设行动,实现全县教育系统基层“五好”关工委比例达到85%左右。
(一)领导班子建设好(30分)
1.各学校关工委要主动争取同级党组织的重视和支持,关工委工作要列入学校年度工作计划和党组织工作考核,每年至少向学校党组织汇报关工委工作1次。
2.关工委领导班子健全、结构合理、进出有序,由现职党政领导兼任主任,从同级领导岗位上退下来的老同志担任常务副主任(或双主任),配有专职或兼职秘书长(或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工作。人员分工明确、各负其责,退休老同志占一定比例。
3.设有秘书处(或办公室)等日常办事机构,配备专职或兼职工作人员,有固定办公场所和必要办公设施,工作经费有保障。
(二)“五老”作用发挥好(20 分)
1.组织动员更多“五老”参与关心下一代工作,广泛发动社会优质“五老”资源参加关心下一代工作。建设好“五老”骨干队伍,完职中、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及幼儿园关工委至少 3 人。
2.发挥“五老”队伍作用有平台有载体。本级工作平台(载体),完职中、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及幼儿园关工委至少 1 个。
(三)制度建设执行好(10 分)
1.建有完善的工作、会议、培训、请示汇报、经费管理、档案管理等规章制度,定期召开办公会。
2.年度工作有计划、有布置、有检查、有总结,并定期表扬。
3.对负责日常工作的老同志按照财务规定给予一定的经费补贴,对从事关工委工作的“五老”骨干在春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进行看望慰问,对在关心下一代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五老”按规定给予鼓励和表扬。
(四)积极探索创新好(15 分)
1.结合学校实际探索关工委工作新途径、新方法、新模式,建设具有本地本校特色的活动品牌和工作平台。
2.定期开展调查研究,了解掌握师生思想动态,针对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中普遍性、倾向性问题以及青少年成长中的新情况、新特点、新问题,加强分析研判,为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提供有力支撑,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提供咨询和参考。
3.重视数字关工委建设,创新运用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开展关工委工作,积极打造网络优质关工教育资源、培育网络关工活动。
(五)活动经常效果好(25 分)
1.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围绕理想信念、思想道德、传统文化、科学素养、法治教育、心理健康、家校社协同育人等方面,开展有益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教育活动。各校关工委结合实际,每学年至少组织开展 2 项上级关工委部署开展的品牌活动,每学年至少组织开展2 次本校特色教育活动。
2.积极参加上级关工委组织的会议、培训及有关活动,并有效落实。
四、申报程序及认定办法
各学校关工委自查自评、县教育局关工委初审、市教体局关工委审核认定并报省教育厅关工委备案。具体如下:
(一)各校关工委对照建设标准开展自查自评,达到“五好”关工委标准的及时申报。其中,完职中、中心校本部、县直学校直接向教育局关工委申报;其他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及幼儿园由所在中心学校审验盖章后,统一向教育局关工委申报。
(二)县教育局关工委对所申报学校进行初审,并将条件合格的学校向市教体局关工委申报,由市教体局关工委对所申报的学校进行审核验收。
(三)市教体局关工委对县教育局关工委组织申报的学校进行审核认定,并将认定结果报省教育厅关工委备案。
五、相关要求
各校关工委要充分认识基层“五好”关工委建设行动对推动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意义和重要作用,制定切实可行的建设行动方案,纳入本单位年度工作计划。要及时解决建设行动中的实际问题,总结经验做法,保证建设行动顺利开展。
舒城县教育系统基层“五好”关工委建设2025-2026年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基层“五好”关工委建设,2025年、2026年达标比例均为15%左右,即第一个周期达标比例30%左右。
二、申报标准
建设主体对照领导班子建设好、“五老”作用发挥好、制度建设执行好、积极探索创新好、活动经常效果好等五个方面,给予具体评价(“五好”关工委自评表见附件 表1),单个方面得分均达到80%且五个方面总分达到85分的可申报。
三、组织领导
县教育局关工委对教育系统基层“五好”关工委建设行动负总责,指导、检查、评估所属学校关工委建设。各校关工委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建设行动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
四、申报认定
(一)各校关工委根据《舒城县教育系统基层“五好”关工委建设第一个周期任务分配表》(表2)安排,经自查自评后及时申报。其中:完职中、中心校本部、县直学校直接向教育局关工委申报;其他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及幼儿园由所在中心学校审验盖章后,统一向县教育局关工委申报。各校需在每年7月底前将自评表电子版和纸质版及相关佐证材料报送县教育局关工委,其中加盖印章的纸质版自评表2份(见表1)。
(二)县教育局关工委于每年八月底,将“五好”关工委建设条件合格的学校向市教体局关工委申报,由市教体局关工委认定。
附件:1.舒城县教育系统基层“五好”关工委建设自评表;
2.舒城县教育系统基层“五好”关工委建设第一个周期任务分配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