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城县气象局2016年工作年报
2016年,在市局和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舒城县气象局紧紧围绕年度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以气象现代化建设为抓手,强化措施,统筹落实,全力做好公共气象服务、决策气象服务和专业气象服务,较好地完成了年度各项工作任务。
一、2016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抓基础业务,提升公共气象服务水平。
1、气象监测能力不断加强。年度地面气象观测质量综合指数99%。新建7套四要素区域自动气象站,并完成对早期建成的7个单要素站的升级改造工作。至此,我县已建成多要素区域站28套,实现各乡镇多要素区域自动气象站的100%覆盖率,使区域自动气象监测网络实现5公里网格化布局,有效提升了我县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能力。
2、公共气象服务效果显著。截止目前,发布决策服务材料31期、周报44期,发送气象服务短信410余条36万人次,发布气象微信、微博400条。联合县环保局开展空气质量指数预报,通过手机短信、显示屏发布信息50余条。特别在今年6·30特大暴雨、洪涝灾害过程中,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和预报预警发挥了重要作用,得到了分管副县长梅家宏在的批语表扬:县气象局在此阶段强降雨过程中,积极主动、及时科学预测预报天气形势,为我县应对防范洪涝灾害科学调度发挥了重要作用,应予以充分肯定。
3、气象灾害防御机制逐步完善。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写进县政府工作报告,列入舒城县2016年重点工作。6月份促成县政府办发文修订《舒城县气象灾害应急预案》。7月份促成所有乡镇政府印发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成立气象灾害防御领导小组并明确成员名单;促成全县95%的行政村(374个)制定气象灾害应急行动计划,并报我局备案。
4、“三农”专项建设扎实推进。今年是我县“三农”专项建设收官之年,我局按照既定方案扎实推进专项建设地实施。4月份在舒茶镇“九一六”茶园开展“舒城小兰花茶”气候品质评价基地建设;5月份组织开展聚农e购、爱农云客户端的推广应用培训会,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智慧农业气象服务;制作印刷聚农e购和爱农云客户端的三折页、手册等5种宣传材料。7月份联合农委开展秋收秋种气象服务,举办专家联盟会议,联合发布3期服务材料。10月份完成三农服务专项管理平台信息填报202条。
5、气象科技服务顺应大局。今年的防雷政策和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我们也逐渐把工作重心从经济效益转向社会效益。全年科技服务收入有望达到100万元。
(二)抓依法行政,强化气象社会管理职能。
全年对全县58处危化、易燃易爆场所进行两次重点检测和检查,对234个建(构)筑物防雷装置单体进行行政许可;将防雷安全工作纳入到县安委会年度安全生产目标考核中,强化气象部门在防雷社会管理工作中的职责。为进一步完善乡镇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将“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传播、气象灾害防御宣传和应急演练、气象灾情调查与报告、气象信息员与志愿者队伍建设”纳入乡镇政府行政权力事项清单。
(三)抓科学管理,保障气象事业健康发展。
1、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扎实开展。制定“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方案和“讲看齐、见行动”学习讨论实施方案并认真实施,组织民主生活会1次,集中学习12次,举办党课3次。开展了在线测试、上党课和民主生活会等党风廉政宣传月活动。扎实开展廉政风险防控,重点是科技服务领域,重要事项填写风险防控执行单。严格执行“重要事项零报告制度”。根据县委统一安排,开展“咬耳扯袖、红脸出汗”谈话10人次。
2、文明创建工作有声有色。今年是第十一届安徽省文明单位申报年,我局严格按照评审细则逐条落实。全年举办四期道德讲堂,坚持志愿服务常态化,开展文明创城、义务劳动、义务植树等志愿服务活动20余次。完成省文明单位大展台上传信息157篇,在市文明管理平台累计得分92.9分。为丰富职工文化生活,11月份举办2016年度秋季“趣味”运动会。
3、科学管理水平得到提高。经县委组织部批准,我局于6月份成立党组,每月至少召开1次党组理论学习会议,贯彻落实上级重要部署,研究讨论全局重要事项。继续深入开展 “安全生产月”和安全生产大检查“回头看”活动,着力提高单位内部和监管领域安全防范水平,作为县委会督导组成员多次参与或主持对乡镇的专项检查。年内完成中国气象网采稿2篇,安徽清风网采稿1篇,县政府网站采稿23篇,部门网站采稿72篇。
2016年度荣誉盘点:2月份,舒城局被县委、县政府授予“年度目标绩效考核优秀单位”、“优化发展环境暨政风行风民主测评先进单位”、“驻舒单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工作先进集体”、“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先进集体”;4月份,被县政府授予“2015年度全县防汛抗旱工作先进单位”、“2015年度全县政务服务工作先进集体”;12月份,被县委授予“2015年度舒城县平安单位”,被县政府授予“2015-2016年度森林防火工作先进单位”,被县法治宣传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授予“舒城县2011-2015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先进集体”。1人被县直机关工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月份被评为第八届“六安市文明单位”。
二、存在的不足和“短板”
1、气象监测和预测预报能力有待提高,预报的本地化、精细化水平有待提升,业务学习氛围不浓。
2、社会管理职能有待进一步加强。
3、人才整体结构和综合素质不均衡,复合型人才比较缺乏。
三、2017年工作打算
1.深入推进气象“融入式”为农气象服务,不断提升农业气象服务水平。加大聚农e购、惠农气象的推广宣传。
2.加强气象现代化业务能力建设,保障设备稳定运行,提高短临预报预警时效性。
3.狠抓业务学习和业务质量,常态化开展岗位练兵活动,努力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根据上级要求和单位实际,制订年度学习计划,扎实开展自学和集体学习,定期对学习效果进行平定。
4.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抓制度执行力。加强领导班子自身能力建设,加强政治理论学习,补差补缺,积累管理经验。继续抓好文明创建,推动工作深入开展。
5.加强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落实“两个责任”。加强人才培养和教育,调动每一个人的积极性,使单位充满正能量。
6.推进依法行政,加强督查督办和科普宣传工作。做好安全生产、保密等工作,做到警钟长鸣。
二○一六年十二月十日